[1] 刘彦随,刘玉,翟荣新.中国农村空心化的地理学研究与整治实践[J].地理学报,2009,64(10):1193-1202. [2] 刘彦随,龙花楼,陈玉福,等.中国乡村发展研究报告——农村空心化及其整治策略[M].北京: 科学出版社,2011.6-30. [3] 刘彦随,刘玉.中国农村空心化问题研究的进展与展望[J].地理研究,2010,29(1):35-42. [4] 龙花楼,李裕瑞,刘彦随.中国空心化村庄演化特征及其动力机制[J].地理学报,2009,64(10):1203-1213. [5] 陈玉福,孙虎,刘彦随.中国典型农区空心村综合整治模式[J].地理学报,2010,65(6):727-735. [6] 周祝平. 中国农村人口空心化及其挑战[J].人口研究,2008,32(2):45-52. [7] 陈波,耿达.城镇化加速期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空心化、格式化与动力机制——来自27省(市、区)147个行政村的调查[J].中国软科学,2014(7):77-91. [8] 程连生,冯文勇,蒋立宏.太原盆地东南部农村聚落空心化机理分析[J].地理学报,2001,56(4):437-446. [9] 龙花楼,李裕瑞,刘彦随.中国空心化村庄演化特征及其动力机制[J].地理学报,2009,64(10):1203-1213. [10] 朱晓华,陈秧分,刘彦随,等.空心村土地整治潜力调查与评价技术方法——以山东省禹城市为例[J].地理学报,2010,65(6):736-744. [11] 潘竟虎,李瑶.甘肃省县域单元农村空心化差异的PCA-ESDA测度[J].人口与发展,2013,19(6):65-73. [12] 谭雪兰,于思远,欧阳巧玲,等.快速城市化区域农村空心化测度与影响因素研究——以长株潭地区为例[J].地理研究,2017,36(4):684-694. [13] 杨忍,刘彦随,陈秧分.中国农村空心化综合测度与分区[J].地理研究,2012,31(9):1697-1706. [14] 王良健,陈坤秋,李宁慧.中国县域农村人口空心化程度的测度及时空分异特征[J].人口学刊,2017,39(5):14-24. [15] 刘祖云,武小龙.农村“空心化”问题研究:殊途而同归——基于研究文献的理论考察[J].行政论坛,2012,19(4):82-88. [16] 姜绍静,罗泮.空心村问题研究进展与成果综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24(6):51-58. [17] 王成新,姚士谋,陈彩虹.中国农村聚落空心化问题实证研究[J].地理科学,2005(3):3257-3262. [18] 宇林军,孙大帅,张定祥,等.基于农户调研的中国农村居民点空心化程度研究[J].地理科学,2016,36(7):1043-1049. [19] 林孟清. 推动乡村建设运动:治理农村空心化的正确选择[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0(5):83-87. [20] 王伟勤. 西部地区农村空心化风险及其治理探析[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4(5):69-75. [21] 杨春华,姚逸苇.何谓“农村空心化”?——一个结构化的概念分析视角[J].农村经济,2021(7):79-86. [22] 黄开腾. 论乡村振兴与民族地区农村“空心化”治理[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2):51-58. [23] 黎磊,任平,高勇.绵阳市县域城镇化与农村空心化空间分布特征及相关性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7(5):728-734. [24] 陈静儒,陕永杰,薛濡壕.黄土高原丘陵山区农村空心化测度——以浮山县为例[J].天津农业科学,2019,25(5):77-81. [25] 朱道才. 我国农村空心化问题的治理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6:101-126. [26] 浙江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浙江统计年鉴(202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21. [27] 张妍,蒋贵国,龙旭.城镇化背景下南充市农村空心化水平测度及驱动力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43(1):115-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