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许红,常全利,王英.黄河下游滩区居民心理研究的设计及信息获取[J].中国水利,2007(9):5-6. [2] 刘新蕊. 黄河滩区迁建扶贫过程中的问题与建议[D].河南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7. [3] 翟文雅,伊若辰,黎子豪,等.基于水位梯度变化的消落带城市段植被景观修复策略——以重庆市南岸区为例[J].园林,2020(8):56-60. [4] 杨朝兴,卫发兴,王坤宇.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功能机制及生态效益价值研究[J].生态经济(学术版),2009(1):372-374. [5] 牛金星. 基于遥感的黄河湿地植被演变及河道横向变化影响研究[D]. 郑州:郑州大学,2013. [6] 雷跃平. 林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环境影响评价初步探讨[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8(3):1-3,10. [7] 张家洋,周君丽.新乡黄河湿地恢复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0(11):305-307. [8] 王雨薇. 嫩江平原滨水园林植物配置及应用[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18. [9] 林晓暐. 基层水政执法问题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5. [10] 张金良. 黄河下游滩区再造与生态治理[J].人民黄河,2017, 39(6):24-27,33. [11] 张金良,刘生云,暴入超,等.黄河下游滩区生态治理模式与效果评价——“黄河下游滩区生态再造与治理研究”之五[J].人民黄河,2018,40(11):1-4,33. [12] 吴双,王晗,李倩倩,等.黄河下游滩区园林植物设计及生态修复研究——以河南省长垣市黄河滩区为例[J].江苏农业科学,2021,49(8):141-148,1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