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汤佳乐,卜范文,张平,等.7种猕猴桃种质耐热性综合评价[J].湖南农业科学, 2018(12):21-25. [2] 刘克禄,陈卫国.植物耐热相关基因研究进展[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5,16(1):127-132. [3] 马晓娣,彭惠茹,汪矛,等.作物耐热性评价[J].植物学通报,2004,21(4):411-418. [4] 钟敏,张文标,黄春辉,等.高温胁迫下猕猴桃幼苗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J].湖北农业科学,2018,57(7):96-99. [5] 姜建福,马寅峰,樊秀彩,等.196份葡萄属(Vitis L.)种质资源耐热性评价[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7,18(1):70-79. [6] 郭延平,周慧芬,曾光辉,等.高温胁迫对柑橘光合速率和光系统Ⅱ活性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3,14(6):867-870. [7] 岑维亚. 高温胁迫对不同蓝莓品种部分生理过程的影响研究[D].浙江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2. [8] 夏莹莹,叶航,马锦林,等.4个油茶品种的半致死温度与耐热性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4):58-61. [9] 刘婉迪,王威,谢倩,等.9个杜鹃品种的高温半致死温度与耐热性评价[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8,33(5):105-110. [10] 彭永宏,章文才.猕猴桃叶片耐热性指标研究[J].武汉植物学研究,1995,13(1):70-74. [11] 胡文冉,范玲,田晓莉,等.Excel在Logistic曲线拟合中的应用[J].农业网络信息,2013(3):14-16. [12] 耶兴元,范宏伟,仝胜利,等.热激锻炼诱导猕猴桃耐热性研究[J].果树学报,2005,22(6):630-633. [13] 王文举,张亚红,牛锦凤,等.电导法测定葡萄的抗寒性[J].果树学报,2004,24(1):34-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