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丁耐克. 食品风味化学[M].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2. 89-95. [2] 田刚, 余冰. 鸡肉肉质风味研究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 四川畜牧兽医, 2000, 12: 53-55. [3] 章超桦, 洪鹏志, 邓尚贵, 等. 翡翠贻贝肉的食品化学特性及其在海洋调味料的应用[J]. 水产学报, 2000, 24(3): 267-270. [4] 胡彩虹,许梓荣. 气相色谱法测定猪肉、鱼和虾中三甲胺的含量[J]. 食品科学, 2001, 22(5): 62-64. [5] 孟凡同. 海南野生和养殖雌性拟穴青蟹营养和滋味物质分析研究[D].海口:海南大学, 2017. [6] 赵振山,高贵琴,印杰,等. 泥鳅和大鳞副泥鳅营养成分分析[J]. 水利渔业, 1999, 19(2): 16-17. [7] 翁丽萍, 赵芸, 陈飞东, 等. 养殖大黄鱼滋味成分及其呈味贡献的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 2015, 36(3): 82-85, 90. [8] 武彦文. 氨基酸和肽在食品中的呈味作用[J]. 中国调味品, 2001(1): 21-24. [9] 李婉. 南极磷虾与南美白对虾营养与滋味成分比较[D]. 上海:上海海洋大学, 2015. [10] 易雪静,蒋利亚,徐中海. 东洞庭湖区5种野生鱼类氨基酸营养成分分析[J]. 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6(3): 80-83. [11] 王茵, 郭忆悦, 何国森, 等. 台湾泥鳅的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J]. 渔业研究, 2017, 39(5): 371-378. [12] PARK J N, WATANABE T, ENDOH K I, et al.Taste-active components in a Vietnamese fish sauce[J]. Fisheries science, 2002, 68(4): 913-920. [13] 陈琴, 陈晓汉, 谢达祥, 等. 不同盐度养殖的南美白对虾含肉率及其肌肉营养成分[J]. 海洋科学, 2001, 25(8): 16-18. [14] HAYASHI T,YAMAGUCHI K,KONOSU S.Sensory analysis of taste-active components in the extract of boiled snow crab meat[J]. Journal of food science,1981, 46(2): 479-483. [15] CHIOU T K, LAI M M.Comparison of taste components in cooked meats of small abalone fed different diets[J]. Fisheries science, 2002, 68(2): 388-394. [16] 莫意平,娄永江, 薛长湖. 水产品风味研究综述[J]. 水利渔业, 2005, 25(1): 82-84. [17] 王士稳, 梁萌青, 林洪, 等. 海水和淡水养殖凡纳滨对虾呈味物质的比较分析[J]. 海洋水产研究, 2006, 27(5): 79-84. [18] 黄国霞, 赖春华, 李军生, 等. 6种水产动物中氧化三甲胺的提取与含量测定[J]. 食品科技, 2012, 37(7): 305-307. [19] 阮明杰, 陶宁萍. 不同月份刀鲚鲜味物质变化规律[J].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19, 28(4): 626-633. [20] 赵樑, 吴娜, 王锡昌, 等. 不同生长阶段下中华绒螯蟹滋味成分差异研究[J]. 现代食品科技, 2016, 32(7): 261-269. [21] 邵洋, 余达威, 杨方, 等. 不同等级中华绒螯蟹滋味物质的比较分析[J]. 渔业科学进展, 2021, 42(4): 192-198. [22] 龚骏, 陶宁萍, 钱晓明, 等. 长江刀鲚、黄河刀鲚与东海刀鲚熟制肉的滋味成分差异[J]. 食品工业科技, 2014, 35(20): 182-185, 195. [23] 张宁龙. 养殖河鲀鱼特征性滋味组分及呈味肽的研究[D]. 上海:上海海洋大学, 2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