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宣家辉. 农户参与合作社意愿调查[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24(9):25-27. [2] 黄胜忠,林坚,徐旭初. 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机制及其绩效实证分析[J]. 中国农村经济,2008(3):65-73. [3] 苑鹏,任广吉. 合作社领办人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的作用初探——四川省平武县高山蔬菜专业合作社的故事[J]. 中国农民合作社,2009(5):23-25. [4] 李旭. 农民专业合作社成长的影响因素: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D]. 沈阳:沈阳农业大学,2012. [5] 黄祖辉, 高钰玲. 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功能的实现程度及其影响因素[J]. 中国农村经济,2012(7):4-16. [6] 李明贤,刘宸璠.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民增收研究——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型产业融合为例[J]. 湖南社会科学, 2019(3):106-113. [7] MCCELLAND D C, BOYATZIS R E.Opportunities for counselors from the competency assessment movement[J]. The personnel and guidance journal, 1980(1):368-372. [8] 王真. 合作社治理机制对社员增收效果的影响分析[J]. 中国农村经济, 2016(6):39-50. [9] 戈锦文, 肖璐, 范明. 魅力型领导特质及其对农民合作社发展的作用研究[J]. 农业经济问题, 2015, 36(6):67-74,111. [10] 黄祖辉, 徐旭初, 冯冠胜.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对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现状的探讨[J]. 中国农村经济, 2002(3):13-21. [11] 田野. 农民专业合作社流通服务功能发挥的影响分析[J]. 农业技术经济, 2016(2):92-102. [12] 朋文欢,黄祖辉.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助于提高农户收入吗?——基于内生转换模型和合作社服务功能的考察[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7(4):57-66. [13] 赵兴泉. 加快构建“三位一体”农民合作体系——兼论浙江农民专业合作社提升发展之路[J]. 农村经营管理,2014(5):16-19. [14] 包春慧. 农民专业合作社助力乡村振兴的策略研究:基于农户可行能力的分析[J]. 经济师, 2023(12):108-110. [15] 陈东平,宋文华. 农民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利益联结稳定性: 信任的作用——基于多个案例的分析[J].农村经济,2018(3):99-105. [16] 李东建. 农民合作社内部信任及组织绩效研究[D]. 陕西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3. [17] 龚云松. 农民对专业合作社的信任问题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 2014(16):46-52. [18] 邵慧敏, 秦德智. 内部信任对农民合作社绩效的影响分析[J]. 农村经济, 2018(3):124-128. [19] 孔祥智. 合作社带头人的类型和特点[J].中国农民合作社, 2015(10):31. [20] 刘梦婕, 李皎, 杨洁.云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胜任力评价研究——以5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例[J]. 农业与技术, 2023,43(4):132-136. [21] 韩玉洁, 徐旭初. 农民合作社带头人的胜任特质与队伍建设探析[J]. 中国农民合作社, 2019(2):51-52. [22] 孙悦民,荆慧,张明. 基于冰山模型的乡村产业带头人素质研究[J]. 当代青年研究,2022(6):21-29. [23] 李凤梅.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民族地区农民合作社冲突协调机制——以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为例[J].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17(4):62-67. [24] 黄季焜, 邓衡山, 徐志刚.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服务功能及其影响因素[J]. 管理世界, 2010(5):75-81. [25] 孙亚范. 社员利益需求、行为激励与农民合作组织的制度分析——基于江苏社员农户的调研数据[J]. 华东经济管理, 2011, 25(1):31-35. [26] 王晓燕. 论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促进农民增收、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中的作用[J]. 科技信息, 2007(6):12-13,47. [27] 王珊珊,南凯强.数字技术赋能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的路径[J]. 湖北农业科学, 2023, 62(11):245-251. [28] 潘家龙. 民办、民管、民收益行民粮食种植合作社助推农民增收[N]. 东方城乡报, 2007-03-08(A03). [29] 黄祖辉, 扶玉枝,徐旭初.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农村经济, 2011(7):4-13,62. [30] 郑也夫. 信任与社会秩序[J]. 学术界,2001(4):30-40. [31] 赵泉民,李怡. 关系网络与中国乡村社会的合作经济——基于社会资本视角[J]. 农业经济问题,2007(8):40-46. [32] 李冬雪. 农民参与专业合作社意愿影响因素研究[D]. 河北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19. [33] 徐旭初, 周晓丽. 基于社员角度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信任的影响因素研究[J]. 商场现代化, 2011(16):104-105. [34] 黄家亮. 乡土场域的信任逻辑与合作困境:定县翟城村个案研究[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1):81-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