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赵志平,吴晓莆,李果,等.2009—2011年我国西南地区旱灾程度及其对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5,35(2):350-360.
|
[2] |
刘振宏,李娇,孙艳云,等.辽宁西部农作物生长季干旱风险及降水满足度研究[J].沙漠与绿洲气象,2020,14(4):124-130.
|
[3] |
张琪,张芯瑜,柳艺博.基于SPI指数和CI指数的东北地区降水集中度与旱涝关系研究[J].中国农村水电水利,2019(11):151-154.
|
[4] |
童德明,白雲,张莎,等.干旱严重程度指数(DSI)在山东省干旱遥感监测中的适用性[J].中国农业气象,2020,41(2):102-112.
|
[5] |
白云岗,木沙·如孜,雷晓云,等.新疆干旱灾害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人民黄河,2012,34(7):61-63.
|
[6] |
姜大膀,苏明峰,魏荣庆,等.新疆气候的干湿变化及其趋势预估[J].大气科学,2009,33(1):90-98.
|
[7] |
施雅风,沈永平,李栋梁,等.中国西北气候有暖干向暖湿转型的特征和趋势探讨[J].第四纪研究,2003,23(2):152-164.
|
[8] |
蒋艳,夏军.塔里木河流域径流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资源科学,2007,29(3):45-52.
|
[9] |
辛渝,毛炜峄,李元鹏,等.新疆不同季节降水气候分区及变化趋势[J].中国沙漠,2009,29(5):948-959.
|
[10] |
江远安,赵逸舟,陈颖,等.干旱指数CI的确定及其在新疆的应用[J].沙漠与绿洲气象,2010,4(2):18-20.
|
[11] |
潘淑坤,张明军,汪宝龙,等.近51年新疆S干旱指数变化特征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27(3):32-39.
|
[12] |
刘卫国,王曼,丁俊翔,等.帕默尔干旱指数在天山北坡典型绿洲干旱特征分析中的适用性[J].中国沙漠,2013,33(1):249-257.
|
[13] |
轩俊伟,郑江华,刘志辉.基于SPEI的新疆干旱时空变化特征[J].干旱区研究,2016,32(2):338-344.
|
[14] |
吴燕峰,巴特尔·巴克,李维,等.1964—2012年石河子地区干湿变化特征[J].干旱区研究,2015,32(5):991-999.
|
[15] |
唐高溶,郑伟,吴燕锋,等.阿勒泰地区作物生育期干湿变化特征[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5,29(10):179-1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