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发展再生稻大有可为[J].农村百事通, 2019(3):19-20. [2] 涂军明, 曹志刚, 程建平, 等.一种两收适宜品种筛选试验[J].湖北农业科学, 2014, 53(23):5666-5668, 5672. [3] 涂军明, 曹志刚, 陈杰, 等.16个水稻品种作再生稻栽培的比较试验结果及评价[J].湖北农业科学, 2017, 56(23):4475-4478. [4] 陈杰, 涂军明, 曹志刚, 等.24个水稻品种作再生稻比较试验结果及评价[J].湖北农业科学, 2018, 57(24):28-32. [5] 刘丹, 黄修荣, 王记安, 等.孝感市再生稻品种的筛选试验[J].湖北农业科学, 2016, 55(11):2739-2742. [6] 刘伟, 黄志谋, 瞿和平, 等.鄂南地区再生稻专用品种筛选试验[J].湖北农业科学, 2018, 57(17):26-28, 33. [7] 习敏, 徐秀娟, 吴文革, 等.促芽肥对再生稻准两优608产量和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J].中国稻米, 2018, 24(3):93-96. [8] 涂军明, 曹志刚, 陈杰, 等.16个水稻品种作再生稻栽培的比较试验结果及评价[J].湖北农业科学, 2017, 56(23):4475-4478. [9] 柳开楼, 秦江涛, 张斌.播种期对轻简栽培方式再生稻源库关系的影响[J].土壤, 2012, 44(4):686-695. [10] 徐富贤, 郑家奎, 朱永川, 等.杂交中稻再生力的鉴定方法[J].作物学报, 2005, 31(4):506-510. [11] 罗龙学, 游正礼, 杨燕翼, 等.不同时期追氮对水稻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J].耕作与栽培, 2016(4):39-40, 42. [12] 许星, 张锋, 王林萍.不同栽培方式对2个水稻品种农艺性状、细菌性条斑病抗性和经济效益的影响[J].植物保护, 2018, 44(4):92-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