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刘彦随. 中国新时代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J].地理学报,2018,73(4):637-650. [2] 乔文怡,李功,管卫华,等.2016—2050年中国城镇化水平预测[J].经济地理,2018(2):51-58. [3] 隋虹均,张慧,于诗雯,等.黑龙江省现代农业区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20,27(2):284-290. [4] 李翔,张毓涛,王慧杰,等.泽普县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7,38(4):108-116. [5] 海贝贝,李小建,许家伟.巩义市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J].地理研究,2013,32(12):2257-2269. [6] 毕国华,杨庆媛,王兆林,等.丘陵山区都市边缘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空间特征分析——以重庆两江新区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6,25(10):1555-1565. [7] 鄂施璇,雷国平,宋戈.松嫩平原粮食主产区农村居民点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6,32(18):234-240. [8] 李胜坤,张毅,闫欣,等.竹溪县农村居民点景观格局及空间分布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14,21(4):203-207,218. [9] 谭雪兰,钟艳英,段建南,等.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及驱动力研究——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J].地理科学,2014,34(3):309-315. [10] 屠爽爽,郑瑜晗,龙花楼,等.乡村发展与重构格局特征及振兴路径——以广西为例[J].地理学报,2020,75(2):365-381. [11] 王语檬,陈建龙.黑龙江平原农区村庄空心化演变及其整治措施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18,32(12):59-65. [12] 孔雪松,金璐璐,郄昱,等.基于点轴理论的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J].农业工程学报,2014,30(8):192-200. [13] 刘晓清,毕如田,高艳.基于GIS的半山丘陵区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及优化分析——以山西省襄垣县为例[J].经济地理,2011,31(5):822-826. [14] 曲明,周蕴薇,曹福存,等.基于景观安全格局的黄海区域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以辽宁大连普兰店区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21,28(1):228-233,241. [15] 金其铭. 我国农村聚落地理研究历史及近今趋向[J].地理学报,1988(4):311-317. [16] 姜广辉,张凤荣,秦静,等.北京山区农村居民点分布变化及其与环境的关系[J].农业工程学报,2006(11):85-92. [17] 周扬,黄晗,刘彦随.中国村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J].地理学报,2020,75(10):2206-2223. [18] 陈昌玲,许明军,诸培新,等.近30年来江苏省农村居民点时空格局演变及集约利用变化[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20, 29(10):2124-2135. [19] 郭晓东,张启媛,马利邦.山地—丘陵过渡区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地理,2012,32(10):114-120. [20] 石诗源,鲍志良,张小林.村域农村居民点景观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宜兴市8个村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8):290-293. [21] 贺艳华,唐承丽,周国华,等.我国中部地区农村聚居现状及调控模式研究[J].人文地理,2014,29(3):95-102. [22] 田光进,刘纪远,庄大方.近10年来中国农村居民点用地时空特征[J].地理学报,2003(5):651-658. [23] 汤国安,赵牡丹.基于GIS的乡村聚落空间分布规律研究——以陕北榆林地区为例[J].经济地理,2000(5):1-4. [24] 何炬,张雪松,邓振,等.多尺度下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9,40(6):8-17. [25] 孔雪松,朱芷晴,刘殿锋.江苏省乡村聚落演化的多尺度特征与空间关联性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20,36(12):247-256. [26] 杨浩,卢新海.基于“三生空间”演化模拟的村庄类型识别研究——以湖南省常宁市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2020,34(6):18-27. [27] 梁友嘉,钟方雷,徐中民.基于RS和GIS的张掖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及驱动力[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6(5):24-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