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杨成华,李贵远,邓伦秀,等.贵州百里杜鹃保护区的杜鹃属植物种类及其观赏特性研究[J].西部林业科学,2006,35(4):14-18,39. [2] 鲍沁星,陈楚文.观赏果树在浙江城市园林造景中的应用[J].浙江农业学报,2009,21(4):385-389. [3] 张佳佳,白新祥,谢伟,等.层次分析法在贵阳市行道树选择评价中的应用[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14,33(2):27-32 [4] 李团结,李淑娟,杨玉惠,等.关中地区春季色叶植物观赏性评价[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4,29(6):255-259. [5] 冯敏敏. 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园林植物景观美感评价[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6(5):373-378. [6] 芦艳,樊保国,鲁周民.果树的园林观赏性灰色综合评价[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4,29(2):248-251. [7] 周满宏. 甘肃杜鹃花属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评价及利用[J].中国林副特产,2000(3):62-63. [8] 孙海群,杨元武,李长慧,等.青海杜鹃花种质资源及分布[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4):35-39. [9] 梁甲平. 北方果树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5(12):50-52. [10] 郑维列,潘刚,徐阿生,等.西藏色季拉山杜鹃花种质资源的初步研究[J].园艺学报,1995,22(2):166-170. [11] 阎开屏. 杜鹃花的观赏价值和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中国-东盟博览,2012(5):180-1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