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蒋凡,秦涛,田治威. 生态脆弱地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以三江源生态补偿为例[J]. 青海社会科学,2020(2):99-104. [2] 赵旻.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解析[J]. 农业环境与发展,2002,19(2):1-3. [3] 盖国凤,张丽. 高技术新产品的定价策略[J]. 中国物价,2006(8):33-35,44. [4] 李文,温明振,温蔷. 基于动态博弈模型的有机农产品动态定价及其稳定性[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7(1):88-92. [5] 赵平. 绿色产品的市场定位[J]. 商业研究,2001(4):159-160. [6] 靳明,李爱喜,赵昶. 绿色农产品的定价策略与博弈分析[J]. 财贸经济,2005(3):88-91. [7] 宋小强. 甘肃省绿色农产品品牌营销策略[J]. 现代经济信息,2008(3):38-39. [8] 刘茜. 农产品营销中的价格影响因素及定价策略[J]. 价格月刊,2016(7):38-41. [9] 刘晓松,唐款余. 高科技产业新产品定价策略研究——基于系统动力学[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3(12):36-40. [10] 许强. 消费偏好与产品定位[J].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2):37-40. [11] 夏训峰,吴文良,王静慧. 树立绿色产品品牌的策略研究[J]. 农村经济,2003(10):10-14. [12] 王瑛. 绿色生产视野下绿色农产品的品牌定位与市场营销战略优化研究[J]. 农业经济,2019(8):127-129. [13] 薛桂芝. 论我国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创建[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31(6):688-6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