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EB/OL]. http://www.gov.cn/xinwen/2016-12/26/content_5152772.htm.2016-12-26.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EB/OL].http://www.gov.cn/zhengce/2018-09/26/content_53255 34.htm.2018-09-26. [3] 一图读懂“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EB/OL]. http://zwgk.mct.gov.cn/zfxxgkml/zcfg/zcjd/202106/t20210623_925880.html.2021-06-23. [4] 廖晓明,徐海晴. 新时代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问题探析[J]. 长白学刊,2019(1):149-155. [5] 柯晓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文化政策的演进与启示——基于23个中央一号文件的分析[J]. 大连干部学刊,2021,37(7):10-16. [6] 庆海涛.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方向与路径研究[J]. 图书馆,2018(8):22-26,79. [7] 巫志南. 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精准供给研究[J]. 图书与情报,2019(1):31-40. [8] 林敏娟,石良亮. 精准化视角下的公共文化服务:一个分析框架[J]. 广西社会科学,2018(4):182-187. [9] 周萍,陈雅. 区域公共文化精准服务路径研究——基于《长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视角[J]. 图书馆,2020(6):42-48. [10] 植子伦. 消费者行为理论视角下农家书屋激活路径探究[J]. 出版广角,2021(10):91-94. [11] 杨婷婷. 从乡村振兴战略的视角略论乡村文化建设[J].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9(1):22-26. [12] 李乐为,佘生梅. 乡风文明建设中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难题及其破解——基于张家界等地5村的调研分析[J].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0(3):67-72. [13] 江晨玲. 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研究——基于新公共服务理论视角[J]. 劳动保障世界,2018(17):62-63,65. [14] 杨贺男,吕途. 粤港澳大湾区公共产品供给中民间组织创新合作模式的理论基础[J]. 低碳世界,2021,11(8):237-238. [15] 耿达,饶蕊. 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文化服务的内涵拓展与模式创新[J]. 图书馆,2021(2):1-7. [16] 吴仲平,周公旦. 公共产品理论视角下公共图书馆社会合作路径选择[J]. 图书馆,2020(10):20-27. [17] 姚威,张婉滢. 新公共服务视角下科技管理部门职能转变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 科技管理研究,2018,38(17):29-35. [18] 胡乔石,杨剑. 乡村振兴:农村生态环境多中心治理的现实反思与路径选择[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6):33-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