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朱烈夫,殷浩栋,霍鹏. 数字鸿沟:新贫困门槛的作用机制及消弥路径[J]. 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2020(7):78-82. [2] 李志强,高亚州. “结构困境”到“内生聚合”:特色小城镇复合生态发展的现实逻辑[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1(2):1-11. [3] 薛珂. 产业集聚视角下我国特色小镇发展路径研究[D]. 天津:天津城建大学,2018. [4] 李国英. 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构建路径[J]. 当代经济管理,2019,41(10):34-40. [5] 殷浩栋,霍鹏,汪三贵. 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现实表征、影响机理与推进策略[J]. 改革,2020(12):48-56. [6] 吕普生. 数字乡村与信息赋能[J].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0(2):69-79,158-159. [7] 邱泽奇,张樹沁,刘世定,等. 从数字鸿沟到红利差异——互联网资本的视角[J]. 中国社会科学,2016(10):93-115,203-204. [8] 方堃,李帆,金铭. 基于整体性治理的数字乡村公共服务体系研究[J]. 电子政务,2019(11):72-81. [9] 乔金亮. 加快弥合乡村数字鸿沟[N]. 经济日报,2021-01-15(009). [10] 陈赞章. 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政府推进模式研究[J]. 理论探讨,2019(3):119-124. [11] 陈敬芝.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对策[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32(2):260-261. [12] 刘祖云,姜姝. “城归”:乡村振兴中“人的回归”[J]. 农业经济问题,2019(2):43-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