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刘超,郭君,章曼.“互联网+”时代的网络科普创新思维[J].龙岩学院学报,2017,35(1):89-92. [2] 陈清华,吴晨生,刘彦君.中国网络科普发展现状调查[J].科普研究,2015,10(1):17-25. [3] 关峻,张晓文.“互联网+”下全新科普模式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6(6):96-101. [4] 冯雅蕾. 基于网络平台的科普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2. [5] 孙鹤嘉. 互联网+科普运行机制与发展模式研究[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46-47. [6] 丁爱侠. 互联网+科普”的挑战与对策[J].学会,2018,58(8):60-62. [7] 田兰芳,郭明璋,许文涛,等.转基因食品舆情现状分析及新型科普模式的探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7,22(4):179-187. [8] 赵需要,曹延鹏.基于微信的移动网络科普模式优化研究[J].科协论坛,2016(11):31-33. [9] 马亚韬. 对“互联网+”背景下科普工作的思考[J].科协论坛,2015(12):27-29. [10] 黄庆桥.“互联网+科普”新特征[N].光明日报,2017-01-12(13). [11] 杨爱华,陈添添,许艳婷,等.“互联网+”在社科普及中的创新应用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1):108-109. [12] 付志文,曹亮,李湘丽,等.基于新媒体的网络科普资源研究——以广东水禽科普资源网建设为例[J].农业网络信息,2017(8):63-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