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湖南省气象局. 湖南农业气候[M].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1:21-23. [2] 彭月,蒋元华,兰明才,等. 秋季连阴雨天气对湖南农业生产的影响及防灾减灾措施[J]. 湖南农业科学,2016(5):51-53,57. [3] 汪剑鸣,杨爱卿,陈永元,等. 气象因子与油菜产量关系的初步研究[J]. 江西农业学报,1997,9(1):6-11. [4] 中国农业科学院. 中国农业气象学[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9:628-635. [5] 李真,蒲圆圆,高长斌,等. 甘蓝型油菜DH群体苗期耐湿性的评价[J]. 中国农业科学,2010,43(2):286-292. [6] 张文英,朱建强,郭显平,等. 花果期持续受渍对油菜生长、产量与含油量的影响[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3(2):194-197. [7] 梁邦云,王效瑞, 郭秀云,等.安徽春季(低温)连阴雨气候特征分析[J].安徽气象, 2003,3(4):10-11. [8] 项瑛, 程婷, 王可法,等. 江苏省连阴雨过程时空分布特征分析[J]. 气象科学,2011,31(S1):39-42. [9] 孔海江, 吴胜安, 王蕊,等. 2009年秋季河南一次连阴雨天气成因分析[J].气象与环境学报,2011,27(2):39-44. [10] 陆魁东,彭莉莉,黄晚华,等. 气候变化背景下湖南油菜气象灾害风险评估[J]. 中国农业气象,2013,34(2):191-196. [11] 刘瑞娜,杨太明,陈鹏,等. 安徽省油菜花期连阴雨灾害损失评估指标[J]. 中国农业气象,2016,37(4):471-478. [12] 成林,刘荣花. 夏玉米生长中后期连阴雨灾害指标研究[J]. 中国农业气象,2014,35(2):221-227. [13] 赵辉,王媛,李刚,等. 春季低温连阴雨灾害对农作物产量影响评估[J]. 气象科技,2011,39(1):102-105. [14] 许孟会,赵辉,王晋,等. 春季低温连阴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防御[J]. 湖南农业科学,2008(6):63-65. [15] 林秀梅. 浅析拉格朗日插值法的原理及其应用[J]. 税务与经济,1990(3):49-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