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 [2] 戴素英,董文琦.新特蔬菜——菊苣的生产技术和应用前景[J]. 河北农业科学,2001,5(4):40-43. [3] 王佺珍,崔健.牧草菊苣及其利用潜力П利用价值和开发潜力[J].草业科学,2010,27(2):150-156. [4] 王姗姗,孙爱东,何洪巨.菊粉的功能性作用及开发利用[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9(11):57-59. [5] 陈连官. 菊苣浸膏及其在烟用香精上的应用[J].四川日化,1995(1):28-29. [6] 梁宇,董丽.SPME-GC/MS联用分析菊苣浸膏的挥发性成分[J].河南农业科学,2008,26(7):773-776. [7] 谢清桃,王坤波,董颖,等.红茶浸膏挥发性成分GC/MS分析及在卷烟中的应用[J].广州化工,2012,40(23):31-33. [8] 赵铭钦. 卷烟调香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9] 刘绍华,黄世杰,胡志忠,等.藏红花精油的GC/MS分析及其在卷烟中的应用[A].广西烟草学会2011年度学术年会[C].南宁:广西烟草学会,2011. [10] 任民,王日新,贾兴华,等.普通烟草种内主要栽培类型间烟叶香味成分的比较与分析[J].中国烟草科学,2008,29(6):36-42. [11] 高晓玲. 花生中香味成分的研究与分析[J].生物技术世界,2012(2):41-43. [12] 谢剑平. 烟草香料技术原理与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13] 景延秋,官长荣,张月华,等.烟草香味物质分析研究进展[J].中国烟草科学,2005,26(2):44-48. [14] 高建宏. 不同香型烟叶中关键致香物质的GC-MS/O分析与鉴别[D].上海:复旦大学,2012. [15] 赵晓丹,史宏志,钱华,等.不同类型烟草常规化学成分与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分析[J].华北农学报,2012,27(3):234-2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