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陈国申,孙晓娜.农民上楼致贫问题研究——以S省Q县H街道F村为例[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8,20(3):4-9. [2] 纳列什·辛格,乔纳森·吉尔曼.让生计可持续[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0(4):123-129. [3] DOWNING T E.Avoiding new poverty: Mining-induced displacement and resettlement[J].Development induced displacement problems,2002,58:1-29. [4] 付少平,赵晓峰.精准扶贫视角下的移民生计空间再塑造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5(6):8-16. [5] 郑风田,丁冬.撤村并居中的土地问题:现状、原因与对策[J].现代城市研究,2013,28(6):20-24. [6] 叶继红. 推进农民集中居住与城乡一体化健康发展[J].江淮论坛,2015(3):10-14. [7] 张华山,周现富.水库移民可持续生计能力分析——以阿坝州典型水电工程为例[J].水利经济,2012,30(4):68-71,76. [8] 肖慧敏. 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民“上楼”的现实问题与消解[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8,33(6):58-64. [9] 高华云,皮蕾,陶丽娜.强制性社会变迁中的非自愿移民能力发展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3(1):115-118. [10] 卢义桦,陈绍军,李晓明.关系贫困:移民社会关系网络的断裂与重建——以丹江口水库移民S村为例[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5(2):114-122. [11] 应星. 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12] 李小云.精准扶贫需解决三个关键[N].成都日报,2015-08-12(8). [13] 孙良顺. 水库移民贫困成因与反贫困策略:基于文献的讨论[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8(4):77-83,92. [14] 胡大伟. “权利贫困”及其纾解——水库移民利益补偿的困境与出路[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3(2):114-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