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人民日报,2022-10-26(001). [2] 吕捷,赵丽茹,李红艳.从“农业现代化”到“农业农村现代化”:党的“三农”理论发展与创新[J].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23,27(1):115-124. [3] 宋洪远,江帆,张益.新时代中国农村发展改革的成就和经验[J].中国农村经济,2023(3):2-21. [4] 刘建生,郝柯锦.共同富裕目标下和美乡村建设机制与路径研究[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54(4):91-99. [5] 张熙,杨冬江.从“乡村美化”到“和美乡村”——新时代“美丽乡村”的内涵变化、建设路径及价值探析[J].艺术设计研究,2023(3):69-74. [6] 杨彬,高冰珂.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意义、内涵和路径[J].农村·农业·农民(A版),2023(9):44-46. [7] 张宇伯,王丹.乡村振兴视野下和美乡村建设评价模型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50(3):168-176. [8] 张建强,孙文博,刘晓桓,等.新时代共同富裕视角下大三亚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发展及实现路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24,52(1):133-137. [9] 赵德起,王世哲.我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水平测度、区域差异及动态演进[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24(1):83-98. [10] 黄禹,霍建军,刘杨,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现实意义和实现路径[J].农业经济,2023(4):30-32. [11] 张婵娟,尚虎平.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过犹不及”诱致的逆向不均等——面向东中西部24个乡村的实证探索[J].行政论坛,2020,27(6):146-153. [12] 郭星星.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助推乡村全面振兴存在的问题与路径研究[J].农业经济,2024(2):35-38. [13] 李玏. 中国乡村宜居宜业水平评价体系及测度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1(4):94-103. [14] 肖卫东,杜志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内涵要解、发展现状与未来思路[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9(6):120-129. [15] 高鸣,郑兆峰.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进路——基于浙江“千万工程” 的经验与启示[J].中州学刊,2024(2):14-22. [16] 汪丽红. 新时代重塑乡土文化自信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24(2):54-61. [17] 文军. 乡村治理与乡村振兴经验探索专题主持人语[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1):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