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123. [2] 高洁,肖光旭,樊官伟,等.“三药三方”治疗COVID-19的临床和药理研究进展[J].科学通报,2022,67(27):3296-3310. [3] 张斌斌,蔡志翔,沈志军,等.观赏桃种质资源表型性状多样性评价[J].中国农业科学,2021,54(11):2406-2420. [4] 王慧娟,王二强,符真珠,等.芍药不同品种群种质资源表型多样性分析[J].河南农业科学,2022,51(12):110-121. [5] 柳敏,王彩云,李恒谦,等.半夏不同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及通径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23,51(22):38-41,56. [6] 潘正康,王海玲,张俊,等.半夏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生物学性状比较与评价[J].时珍国医国药,2019,30(6):1473-1476. [7] 李伟忠,梁春波,梁彦涛,等.贵州不同半夏种质资源的表型性状差异[J].贵州农业科学,2023,51(2):84-90. [8] 查钦,周茂嫦,黄晓旭,等.基于AHP与灰色关联度法综合评价不同半夏种质资源的差异性[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0,26(5):108-116. [9] 刘莉,冯雪,王家禄,等.基于表型分类的半夏种质资源综合评价[J].中国中药杂志,2023,48(24):6613-6623. [10] 刘建桥,朱晓花,李三要,等.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不同半夏种质资源中5种成分含量的比较研究[J].特产研究,2022,44(2):108-114. [11] 寸竹,董益,张广辉,等.云南省野生半夏资源调查及种质评价[J].南方农业学报,2021,52(8):2069-2077. [12] 赫丁轩,叶兆伟,乔新荣,等.息半夏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36(1):46-51. [13] 孔凡洲,于仁成,徐子钧,等.应用Excel软件计算生物多样性指数[J].海洋科学,2012,36(4):57-62. [14] 乔雨轩,申潇潇,焦雪辉,等.基于表型性状的观赏桃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J].河南农业科学,2024,53(2):108-117. [15] 刘大海,李宁,晁阳.SPSS 15.0统计分析从入门到精通[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16] 赵晚晨,秦秀东,程光平,等.基于主成分分析的5种投饲率黄颡鱼养殖塘水质评价[J].广东农业科学,2019,46(7):144-155. [17] 孔清泉,杨兆光,吴振江,等.陆地棉92份种质资源主要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J].棉花科学,2020,42(3):33-40. [18] 张鑫,吴尚满,安康,等.不同种源北沙参叶片表型特征的适应性分析[J].北方园艺,2023(24):110-117. [19] JOHANNSEN W.The genotype conception of heredity[J]. The American naturalist,1911,45(531):129-159. [20] 温海霞,蔡家利,张明,等.4种叶型半夏主要农艺性状的比较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643,651. [21] 常琴,张明生,黄如意,等.半夏种质遗传多样性鉴定与产量决定因素分析[J].北方园艺,2022(18):99-108. [22] 王明星,徐荣,龚愉鸿,等.不同基因型半夏组培效率的比较[J].时珍国医国药,2023,34(12):3019-3021. [23] 张延红,何春雨,董婉琦,等.半夏试管块茎直接发生途径的离体快繁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22,33(10):2512-25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