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当前位置: 一年内发表文章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中国与RCEP国家蔬菜出口贸易影响因素及潜力研究
    王敏, 黄书雯, 杨楚怡, 纪萌
    湖北农业科学    2024, 63 (7): 219-223.   doi: 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4.07.035
    摘要266)      PDF (1616KB)(394)   
    基于RCEP实施的背景,根据2010—2020年中国与RCEP国家蔬菜出口贸易的面板数据构建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中国与14个成员国蔬菜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并对贸易潜力进行测算。结果表明,双方人均GDP、成员国人口数量、中国的耕地面积以及APEC的加入等因素能够显著促进中国的蔬菜出口;中国与RCEP国家的贸易潜力值总体较高,均属于潜力开拓型;研究期内老挝和缅甸的贸易潜力波动幅度较大,存在一定拓展空间。在此基础上,从紧抓RCEP发展契机、强化国家政府间合作、充分注重国家间异质性以及加大蔬菜技术研发扶持四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基于高温半致死温度的13个牡丹品种耐热性评价
    余昕, 陈法志, 刘忠, 陈志伟, 戢小梅, 李秀丽
    湖北农业科学    2024, 63 (6): 116-120.   doi: 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4.06.018
    摘要265)      PDF (2319KB)(252)   
    以13个代表性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品种为试材,利用电导率法、Logistic方程研究高温半致死温度(LT50),以期评价牡丹种质资源的耐热性。结果表明,在逐步高温处理过程中,13个牡丹品种的细胞伤害率呈典型的S形曲线增长趋势,经显著性检验符合Logistic方程。13个牡丹品种的LT50为51.31~59.73 ℃,其中B24的LT50最高,为59.73 ℃,而海黄的LT50最低,为51.31 ℃。利用有序样品最优分割聚类法,将13个牡丹品种分为3个类群,B24、太平红、B10、凤丹荷和凤丹白属于耐热类型,LT50平均值为57.70 ℃;香玉、莲鹤、五星玉、岛锦和垫江红属于中度耐热类型,LT50平均值为56.32 ℃;ZB1、泼墨紫和海黄属于不耐热类型,LT50平均值为53.3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外源赤霉素处理影响湖北梣种子萌发过程的生理机制
    赵怡宁, 刘彦宏, 郑鹏丽, 周明芹
    湖北农业科学    2024, 63 (5): 70-76.   doi: 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4.05.013
    摘要266)      PDF (4693KB)(248)   
    以常温贮藏2年的湖北梣(Fraxinus hupehensis Chiú. Shang et Su)种子为研究对象,试验前去除种子胚根端被覆组织以露出胚根。以清水作对照,用150 mg/L赤霉素浸种24 h后,测定种子萌发过程中生理生化指标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赤霉素浸种可以提高种子发芽率,赤霉素处理后种子发芽率为24.67%,对照为16.67%;萌发过程中,赤霉素处理后种子可溶性糖含量呈先上升再下降的变化趋势;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下降趋势,各时期均显著高于对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整体呈上升趋势;赤霉素处理后的种子内源茉莉酸甲酯(JA-Me)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更有利于内源赤霉素(GA3)、玉米素核苷(ZR)含量的增加;生长素比脱落酸(IAA/ABA)与赤霉素比脱落酸(GA3/ABA)和玉米素核苷比脱落酸(ZR/ABA)分别在0.01和0.001水平上呈显著正相关;GA3/ABA与ZR/ABA在0.001水平上呈显著正相关。赤霉素浸种显著提高了湖北梣种子的发芽率,处理后的种子平衡保护酶活性系统较强,质膜受损延缓,抗逆能力较好。较低内源JA-Me含量和较高内源GA3、ZR有利于种子萌发的启动和休眠的解除。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下数字经济驱动乡村振兴的组态路径
    姚倩
    湖北农业科学    2024, 63 (7): 244-249.   doi: 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4.07.039
    摘要176)      PDF (4672KB)(212)   
    以构造数字经济综合评价指标的4个分指标及2个中介变量为条件变量,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组态路径进行探究。根据熵值法测度,2016—2022年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呈上升趋势,其中全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得分从2016年的0.091上升至2022年的0.257。2016—2022年乡村振兴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呈上升趋势,其中,全国乡村振兴发展水平的综合得分从2016年的0.228上升至2022年的0.394。在条件变量必要性验证中,一致性结果均低于0.900,表明所有条件变量都不是结果变量的必要条件。在充分性验证中,组态路径R1的原始覆盖度为0.513,组态路径R2的原始覆盖度为0.327,总体解覆盖度为0.566,表明这2个条件组态均能够对乡村振兴水平上升的原因进行解释。在组态路径R1中,发展环境、人力资本均为核心条件,数字产业化、数字金融和技术创新水平为边缘条件,发挥辅助作用,而产业数字化几乎不起作用;在组态路径R2中,发展环境、数字产业化、数字金融和技术创新水平属于核心条件,产业数字化程度相对较低,人力资本几乎不起作用,表明乡村振兴条件组态具有高数字经济、低产业数字化的特征。当一致性的阈值增加后,乡村振兴水平的条件组态结果保持不变,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基于AHP法的黄金百香果气候品质评估
    朱冬梅, 王加义, 朱祯子, 李丽容, 林文明, 陈家金
    湖北农业科学    2024, 63 (6): 60-65.   doi: 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4.06.009
    摘要252)      PDF (2470KB)(180)   
    为摸清福建省武平县黄金百香果(Passiflora edulis Sims)的气候品质特征,利用武平县2012—2021年气象观测资料,采用查阅文献和专家经验法明确影响黄金百香果品质的气象关键期和关键因子,构建品质气候适宜度指标和气象灾害指标,基于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通过加权集成法建立黄金百香果气候品质评估模型,得出气候品质评估指数,划分气候品质等级并开展评估,最后将黄金百香果气候品质指数与果实实际品质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影响武平县黄金百香果品质的主要气象因子是采摘前30 d的平均最高气温和平均日温差、采前60 d的日照时数和平均相对湿度,主要气象灾害是干旱和高温。从武平县3个不同采摘阶段的黄金百香果气候品质指数来看,9月上旬各乡镇采摘的黄金百香果气候品质指数均在2.0以上,产出的百香果品质最高,7月下旬至8月上旬和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采摘的品质次之。不同年份黄金百香果的平均气候品质指数为2.1~2.7,其中2014年最高。近10年武平县黄金百香果优和特优等级比例高达94.4%,其中特优等级比例达35.2%,尤以象洞镇表现最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香型优质虾后稻新品种福香9号的选育与应用
    杜雪树, 孟庆甫, 夏明元, 万丙良, 易发武, 戚华雄, 杨大兵, 胡亮, 李俊, 李进波
    湖北农业科学    2024, 63 (11): 1-5.   doi: 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4.11.001
    摘要249)      PDF (3879KB)(168)   
    福香9号是以华润2号和鄂恢71为亲本,通过系谱法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相结合选育的优质常规香型水稻(Oryza sativa L.)新品种,于2023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生育期短、米质优、香味浓郁、食味口感好,尤其适合作虾后稻。栽培上应适时播种,适当增加播种量,同时控氮增钾,提高抗倒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湖北省智慧农业发展现状与问题研究
    陈娉婷, 沈祥成, 罗治情, 马海荣, 郑明雪, 屠晶, 官波
    湖北农业科学    2024, 63 (8): 1-4.   doi: 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4.08.001
    摘要297)      PDF (1497KB)(167)   
    分析湖北省智慧农业的发展现状与问题,探讨未来发展的路径,提出相关对策建议。结果表明,湖北省在智慧农业政策体系建设、基础设施、智能装备等领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也面临建设规划部署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不均衡、技术研发与应用不足、智能农机装备使用率低、复合型人才缺乏、资金保障不足等问题。为此,围绕湖北省智慧农业发展瓶颈,提出加强政策体系顶层设计、拓展政策体系支持范围、统一规划部署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多元建设投资格局、提高智能装备创新应用效率、完善人才培养与引进机制、促进技术推广和应用等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黄精软糖的制备及其工艺优化
    樊淑淼, 李嘉瑜, 焦佳音, 郑芸霏, 胡继仑, 李连珍, 李娟, 洪利亚
    湖北农业科学    2024, 63 (10): 131-135.   doi: 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4.10.024
    摘要147)      PDF (4489KB)(164)   
    以明胶添加量、黄精浆添加量、白砂糖添加量及苹果酸-柠檬酸添加量比例进行单因素试验,综合感官评价为考察指标,确定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软糖相关加工参数,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设计三因素三水平进行17组处理,优化黄精软糖加工工艺。结果表明,黄精软糖的最佳制备条件为明胶添加量3.00%、黄精浆添加量30.00%、白砂糖添加量15.00%、苹果酸-柠檬酸添加量比例1∶2,此时感官评分最高为86.69分,与理论值接近。该工艺配方条件下制备的黄精软糖具有独特的黄精风味,酸甜适宜,金黄透亮,弹性和咀嚼度最佳,并保留了黄精较多的营养价值,为黄精功能性软糖的开发提供新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文旅融合理念下农业观光园景观设计中农业文化元素的融入路径探讨
    田甜, 王鹏飞
    湖北农业科学    2024, 63 (5): 101-105.   doi: 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4.05.018
    摘要239)      PDF (6681KB)(158)   
    以文旅融合为研究背景,以农业文化元素在河南省信阳市新县农业观光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为例,对农业观光园景观设计中农业文化元素的融入进行分析,从而在这种模式引导下,打造出更具深度和特色的农业观光景观。提出农业观光园景观设计应当坚持因地制宜的发展原则,从而将其农业结构、基础设施、休闲娱乐和文化教育等方面进行多元融合和立体交叉,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业协调发展,开创农业园区规划和发展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喷施茉莉酸甲酯对油茶幼苗叶片生理生化的影响
    蒋瑶, 陈文波, 雷志民
    湖北农业科学    2024, 63 (7): 78-82.   doi: 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4.07.012
    摘要215)      PDF (1668KB)(148)   
    探讨喷施茉莉酸甲酯对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幼苗叶片生理生化的影响,以湘林27号、湘林36号、长林3号和长林4号4种贵州省天柱县主栽油茶品种的2年生嫁接苗为研究材料,采用露地栽培的方法,以6种不同浓度(0、100、300、600、1 000、1 500 μmol/L)的茉莉酸甲酯处理进行试验,测定4种油茶品种叶片中抗氧化酶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等7个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00 μmol/L茉莉酸甲酯喷施处理有利于提高油茶幼苗叶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有效降低丙二醛含量,增加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的含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花椒精油成分分析及其对四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抗菌作用
    李承钊, 刘玉杰, 王伟峰, 孟宪华, 曹永红, 苏群, 王君, 杨军丽
    湖北农业科学    2024, 63 (12): 62-66.   doi: 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4.12.011
    摘要153)      PDF (4569KB)(147)   
    采用索氏提取法制备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精油,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评价花椒精油对尖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Schltdl)、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 Schwabe)、盘长孢状刺盘孢(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 & Sacc.)和茄链格孢菌(Alternaria solani)菌丝生长的抑制活性,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探究花椒精油的物质组成。结果表明,花椒精油对禾谷镰孢菌、尖镰刀菌、盘长孢状刺盘孢和茄链格孢菌均表现出一定的抗菌活性,半数效应浓度(EC50)分别为1.552、2.243、6.064、7.078 mg/mL。GC-MS分析显示,花椒精油中的主要成分为萜类化合物,包括乙酸芳樟酯、芳樟醇、D-柠檬烯和桉叶油醇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不同品种玫瑰花及花蕾气味的电子鼻分析
    王淑, 郭瑞齐, 赵秋晨, 王平, 孙新茹, 王萌
    湖北农业科学    2024, 63 (5): 77-83.   doi: 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4.05.014
    摘要249)      PDF (5193KB)(126)   
    以玫瑰花及花蕾为试验材料,采用电子鼻技术,通过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等多元统计学方法,研究了不同品种玫瑰花及花蕾的气味特征。结果表明,14个品种玫瑰花被分为三类,组间差异标志物为W1W、W5S、W2S,即无机硫化物、氮氧化合物、醇醚醛酮类,3种差异标志物的强度大小为1组>2组>3组,均具有显著差异;8个品种玫瑰的花蕾被分为三类,组间差异标志物为W5S、W1W,即氮氧化合物、无机硫化物,两种差异标志物的强度大小为1组>2组>3组,均具有显著差异;玫瑰花与花蕾的挥发性成分含量存在差异,大部分玫瑰的花蕾挥发性成分含量高于玫瑰花,少部分玫瑰花蕾挥发性成分含量低于玫瑰花或成分含量差异不大,且主要差异标志物为W1W、W5S、W2S、W2W,即无机硫化物、氮氧化合物、醇醚醛酮类和有机硫化物。通过电子鼻技术可快速有效区分不同品种玫瑰花和花蕾的挥发性成分差异,可为玫瑰香气研究和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不同比例麸皮和豆腐渣混合饲料对黑水虻幼虫生长特性的影响
    张浩洋, 文亦强, 曲俊朋, 南松剑
    湖北农业科学    2024, 63 (7): 129-133.   doi: 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4.07.021
    摘要215)      PDF (2218KB)(123)   
    随机选取4日龄黑水虻(Hermetia illucens L.)幼虫1 500头,均匀分为5个处理,分别为G1组(100%麸皮)、G2组(75%麸皮+25%豆腐渣)、G3组(50%麸皮+50%豆腐渣)、G4组(25%麸皮+75%豆腐渣)、G5组(100%豆腐渣),每天测定体重、体长和投影面积。结果表明,G2组黑水虻幼虫体重最高,且与其他组差异显著(P<0.05);G1组、G2组黑水虻幼虫体长较长,且体长明显大于其他组;G3组黑水虻幼虫投影面积最大,其次为G2组、G1组;G2组、G3组饲料利用率最高。由生长曲线可知,各组黑水虻幼虫大多经历缓慢生长、快速生长和平缓生长3个时期;从体重、体长及投影面积3项指标看,G2组具有延滞期短、快速增长期长的特点,收获时整体表现较好,而G5组整体表现较差。综上,使用75%麸皮+25%豆腐渣作为饲料有利于黑水虻幼虫的生长发育,且该组饲料转化率最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强耐热杂交中籼稻新组合智两优黄占丝苗的选育
    蔡海亚, 董华林, 徐耀庭, 游艾青, 金卫兵, 何永刚, 徐延浩, 孙小琼, 钟余平, 方建军, 焦春海, 吴波
    湖北农业科学    2024, 63 (12): 1-4.   doi: 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4.12.001
    摘要247)      PDF (1659KB)(121)   
    智两优黄占丝苗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和安徽五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利用不育系EK1S和恢复系黄占丝苗配组选育成的丰产、耐热杂交中籼稻新组合。该组合综合表现出产量较高、株型适中、抗倒性较强,尤为突出的是该组合为强耐热型水稻。2022年该组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陕西省核桃黑斑病新病原的鉴定及室内药剂筛选
    雷琼, 林鑫, 王文俊, 屈佳楠, 张治有
    湖北农业科学    2024, 63 (7): 67-71.   doi: 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4.07.010
    摘要195)      PDF (3481KB)(120)   
    分离田间红仁核桃(Juglans regia ‘Robert Livermore')病叶上的黑斑病病原细菌,通过科赫氏试验明确致病菌,并通过病原菌生化试验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明确病原菌的分类学地位。结果表明,从红仁核桃的田间核桃病叶中分离到23株菌落形态一致的细菌菌株,从中随机选取菌株进行科赫氏回接试验能引起红仁核桃叶片发病,通过生理生化表型试验,结合基于16S rDNA、gyrBrpoD基因序列的多位点序列分析,将该病原鉴定为扁桃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mygdali)。随后对12种药剂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筛选出的6种药剂对该病原菌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中,四霉素抑菌效果最好,EC50为50.353 4 μg/mL,其他药剂抑菌效果表现为中生菌素>春雷霉素>噻菌酮>噻唑锌>氢氧化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道地中药材金果榄种子育苗技术
    司海倩, 封海东, 刘三波, 韩明清, 马兆成, 游景茂, 张泽志
    湖北农业科学    2024, 63 (6): 125-130.   doi: 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4.06.020
    摘要227)      PDF (6712KB)(115)   
    以金果榄(Tinosporae Radix)基原植物青牛胆[Tinospora sagittata (Oliv.) Gagnep.]实生种子进行大棚育苗,并检测一、二年生金果榄种苗的农艺性状及二年生金果榄种苗干燥块根的古伦宾含量。对一年生金果榄种苗喷施MS营养液,检测其农艺性状并分析各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金果榄种苗株高、主根长、块根随种植时间呈增长趋势,二年生苗叶片数在6—7月无明显增加;种苗叶形指数、块根形指数分别在5月龄、17月龄后无明显变化;二年生金果榄种苗干燥块根EP理论塔板数均>5 000、古伦宾含量均>2%,水分含量均<13.0%,符合药典规定。MS营养液处理促进了一年生金果榄种苗株高增长、叶片数增加和块根的形成,种苗株高、叶宽、茎粗与地下块根鲜重呈显著正相关,块根鲜重与块根纵径、块根横径、块根形指数呈显著正相关,块根横径、块根纵径、块根形指数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叶形指数与叶长、叶宽之间无相关关系,而块根形指数与块根纵、横径之间呈正相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高产优质抗病玉米新品种达美5号的选育、特性分析及栽培技术
    余长平, 周华平, 叶青松, 吴承国, 肖能武, 秦光明, 李永学, 王致云, 陈强, 刘永忠
    湖北农业科学    2024, 63 (9): 1-5.   doi: 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4.09.001
    摘要226)      PDF (1659KB)(115)   
    玉米(Zea mays L.)新品种达美5号是十堰市农业科学院和华中农业大学以HZ1711为母本、Q4-2为父本育成的杂交种,2020—2021年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9 950.85 kg/hm2,比对照品种华玉11增产8.53%,具有突出的高产稳产、抗逆广适、品质优良、制种产量高的特性,于2022年8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总结了达美5号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抗逆性、品质和产量表现,介绍了栽培和制种技术要点,为品种的应用推广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中国14个地区蕨类植物新记录
    谢敏, 郑翼蓬, 卢文浩, 冯旭
    湖北农业科学    2024, 63 (12): 87-93.   doi: 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4.12.016
    摘要134)      PDF (1631KB)(114)   
    归纳了中国福建省、江西省、陕西省、上海市、安徽省、广东省等14个地区2019—2024年蕨类植物新记录208种,以期为蕨类植物的开发和利用提供新的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蓝莓叶面喷钙对果实短期贮藏品质的影响
    尹宗艳, 张贤聪, 廖玲, 卢文, 赵梓茗, 王迅
    湖北农业科学    2024, 63 (6): 111-115.   doi: 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4.06.017
    摘要258)      PDF (2181KB)(113)   
    为提高蓝莓果实品质,延长采后贮藏期,以蓝莓品种奥尼尔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无机钙和有机螯合钙对蓝莓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明确蓝莓叶面喷施钙肥的种类、浓度及时期。结果表明,幼果期+转色期+成熟期叶面喷钙处理,果实成熟时硬度最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相比对照(喷施清水),不同钙处理均增加了果实单果重,降低采后失重率。采后贮藏8 d,0.9 g/L EDTA螯合钙处理的蓝莓果实硬度显著高于对照,0.3 g/L氨基酸螯合钙处理的蓝莓果实花青素含量最高。幼果期+转色期+成熟期叶面喷钙有利于蓝莓贮藏,有机螯合钙对蓝莓内在品质的提高效果优于无机钙。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微塑料对作物影响的研究进展
    李旺望, 张乐, 蔡慧, 田智全, 张兆威
    湖北农业科学    2024, 63 (6): 53-59.   doi: 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4.06.008
    摘要325)      PDF (1659KB)(111)   
    微塑料是尺寸小于 5 mm的塑料颗粒,在土壤中数量多且持久性强,引发了严重的全球环境问题。微塑料会通过根部或叶片进入作物体内,会对作物不同生长阶段产生影响。总结了现有研究中微塑料进入作物体内的途径及作物体内微塑料的检测方法,并探讨了不同微塑料对作物发芽率、生物量、光合作用、氧化应激系统、营养物质、基因表达等的影响,发现微塑料对作物的影响因微塑料特性、作物种类和环境因素而异。在某些试验条件下,微塑料对作物没有影响或有积极影响。然而,更多研究表明,微塑料抑制作物生长,最终影响作物产量,并且微塑料可以通过食物链向上富集,影响人类健康。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